关于姜子牙的地位,一是在历史上,二是封神故事的塑造上,可以说都成为了“绝对有影响力”的人物。至今人们仍在讨论他成为了什么神,在传说里似乎“玉皇大帝”的地位都不能与其匹配,说他是“神上神”;但其实在民间更确切的说法,姜子牙是“光明之源”,直白点的称呼就是“灯神”。另一方面,由于其83岁才被文王访贤,这也算是大器晚成的著名典故。

姜子牙封神·影视图片
以上种种,民间结合这些事情,就流传下来了很多关于姜子牙的谚语和俗语。如“姜子牙钓鱼——愿者上钩”,还有“姜子牙封神——各归其位”,以及最新形成的谚语“姜子牙练长跑——起步晚了”等。另外结合姜子牙的经历,有“宁在直中取,不在曲中求”等,可以说这些语言即诙谐幽默,也含有许多的哲理性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些。

姜子牙钓鱼·影视图片
对于姜子牙相关的语句,我简单分成三类。第一类是以姜子牙封神为基础,比如姜太公在此–诸神回避、没你的位置;姜子牙的坐骑——四不像;姜子牙火烧琵琶精——现了原形;属姜子牙的——能掐会算;姜子牙封神–自己没份;姜子牙一生–七死三灾;姜子牙下山–九死一生;姜太公背封神榜–替别人搞一套;姜在公说书–神聊。

文王访贤·影视图片
第二类是根据姜子牙的经历传说为基础,这主要体现在“未得志”前的生存经历。比如大家熟悉的,姜子牙卖过面、编过竹制品,还有开过酒馆,后来摆卦摊等。如姜子牙开算命馆——买卖兴隆;姜子牙卖面–折了本;姜子牙开酒馆–鬼都不上门;姜子牙卖面–正是倒霉的时候;姜子牙担着笊篱进城–没人买你的货;姜子牙卖笊篱–没捞着啥;姜子牙卖面遇着大风–倒霉;姜太公卖粉–越卖越穷;姜太公卖面刮大风–倒霉事都赶到一起了等。

姜子牙卖面·影视图片
第三类就比较特别了,有很多是民间新出的俗语,这些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“把姜子牙当作老人的代表”,很多和姜子牙的经历并无关系。如姜子牙搬家–访贤(房闲);姜子牙穿时装–不要老一套;姜太公退休–吃老本;姜太公晨跑–老练(炼);姜太公关节痛–老毛病又犯了;姜太公的主意–老办法;姜太公唱渔鼓–陈词滥调;姜太公坐主席台–资格老;姜太公八十遇文王–交老运。

姜子牙摆卦摊·影视图片
其实除了这三类,还有一些无法归类的,毕竟民间语言是极其丰富的,还有一些乡间俚语,如“姜太公抱孙子–老的老,小的小”、“姜太公不啃骨头–老掉牙了”。还有骂人的话“姜太公钓王八–愿者伸脖子”、“ 姜太公摆资格–倚老卖老”等等。另外至于姜子牙离婚–覆水难收;姜太公用兵–老谋深算等还有很多。可以说,有了姜子牙在民间的知名度,才能以“姜子牙”为言的民间俗语谚语;可见人们对姜太公的喜爱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