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AI领域,开源与闭源的竞争正越来越激烈,新的安卓时刻要来了吗?
过去半年,OpenAI的GPT系列模型成功吸睛,被视为AI新时代的“iPhone时刻”。但我们不应忽视,移动互联网时代里,除了iPhone,还有以安卓系统为大本营的手机厂商,对行业发展功不可没。
现在,AI大模型的“安卓时刻”似乎也即将到来。
7月18日,Meta发布了新一代开源大模型Llama 2。相比1.0版本,2.0在训练数据和模型参数上都有大幅提升,测试结果直追业内翘楚GPT-3.5。虽然Llama 2仍落后于GPT-3.5,但在开源模型中的表现已属屠榜。更重要的是,Meta宣布Llama 2可以免费商业化运用。
这标志着开源势力正向闭源阵营发起总攻。
当今AI界的双雄,分别是以OpenAI为代表的闭源阵营,和以Meta为首的开源阵营。双方在开源问题上立场截然不同。
OpenAI命名为“Open”,却对开源态度暧昧。其CEO借口过早开源会失去领先地位,存在安全隐患。反观Meta,则是开源的坚定拥趸。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提出,开源是AI安全和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杨立昆本人就是开源的典范,他开发的Pytorch和GAN,至今仍自由共享、广泛应用。如今,Meta将Llama 2商业化免费使用,可说是开源的具体践行。这给闭源模式带来不小压力。
我们不妨简单盘点一下双方的优劣势:
闭源的优势是更看重短期收益,技术迭代能力强,版本更新快速。代表公司OpenAI还独占了庞大的训练数据和算力资源。但缺点也显著,不开源会限制生态繁荣,用户只能被动接受内容审查。
相比之下,开源虽迭代速度较慢,但可以充分利用人才和创意,生态更加自由开放。开发者可以在Llama等模型基础上进行创新,满足个性化需求。
双方其实各有千秋,合理竞争有利整个行业进步。但近期Llama 2的发布,确实向闭源阵营发起了挑战,生态已经出现微妙变化:
微软称为Llama 2合作伙伴,似在双边押注;Meta宣布支持高通芯片,对英伟达是种威胁;大公司纷纷布局开源等。开源势能正在积聚,有望打破目前局面。
其实,从更深层看,两大阵营只是代表了不同的商业模式,并无绝对优劣。移动时代里,iOS和安卓就长期并驾齐驱。关键是要让AI造福人类,而非被少数机构操控。
开源与闭源,争锋相对,你方唱罢我登场。让我们拭目以待,继续观察这场变革。也让我们为之做好准备,以开放和理性的态度,迎接新时代的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