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宇在上海一家媒体担任英文报道编辑,平时的工作涉及将一些有意思的中文报道翻译成英文。翻译软件一直有,但机器翻译的结果经常是生硬且不准确的。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出现改变了一切,可能是因为AI学习了很多语料,它对上下文的掌握非常好,“有一篇文章里有一些诗歌,ChatGPT也能翻出一篇可以押韵的英文诗,非常厉害。”
不仅是中翻英,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编辑吴雯雯也告诉澎湃科技(www.thepaper.cn),去年她还在招募实习生翻译英文资料,但今年已经很久没有给这些实习生指派任务了,“因为AI翻译越来越准确了。”
语言翻译是最容易受人工智能冲击的工作任务,而ChatGPT带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风潮,对一直被认为难以取代的创意类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。今年早些时候,某游戏美术外包公司的技术总监透露,其所在公司已经裁掉了一半原画师。“有的小伙伴已经开始睡不着觉了。”领导制图团队的某媒体总监告诉澎湃科技。
这种情绪的蔓延越来越广泛。在拥有超过500万程序员的印度,来自该国中部的工程师新人帕拉什·哈德(Palash Hade)已开始整夜失眠;在伦敦,从事公关工作的克莱尔(Claire)对职业生涯的未来感到担忧。除了普通人,一些功成名就的明星也在担心,如果他们的歌曲可以轻易被人工智能模型创作出来,那么他们未来还有什么价值。这股波及全球的焦虑情绪,英国媒体BBC近日称之为“AI焦虑(AI anxiety)。
印度程序员担心找不到工作
据BBC报道,克莱尔在伦敦一家大型咨询公司从事公关工作六年,34岁的她一直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且薪酬丰厚,但在过去几个月里,她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担忧。
“我不认为我正在制作的作品的质量,可以由一台机器来匹配。”克莱尔说,为了保护隐私她拒绝公开姓氏。 “但与此同时,我对ChatGPT变得如此复杂的速度感到惊讶。再过几年,我完全可以想象一个机器人能像我一样完成我的工作。我不敢去想,这对我的就业能力意味着什么。”
今年3月,高盛发布了一份报告,称人工智能可以取代相当于3亿个全职工作的岗位。去年,普华永道的年度全球劳动力调查显示,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,他们担心自己的角色在三年内被技术取代。
这个问题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来说更加严峻,比如软件工作的就业机会将减少。
据彭博社报道,印度的外包公司为华尔街银行、硅谷科技巨头、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和零售商等全球客户建立软件系统。一直以来,他们对人才如此渴望,甚至不介意工程师的背景是学化学或采矿的。

在印度钦奈的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园区里,员工坐在电脑前。
今年,印度(和亚洲)最大的外包商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计划在校园招聘46000人,但最近一段时间,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和ChatGPT的话题开始主导其和客户的对话。
Tech Mahindra公司首席执行官、在IT服务行业工作40年的资深人士CP·古尔纳尼(CP Gurnani)说,由于先进的人工智能,变革正在快速到来。上周在海德拉巴理工学院的一次客座讲座上,他发现学生们很担心。
班加罗尔21岁的工程系学生薛达·库尔卡尼(Shraddha Kulkarni)一直在积极使用ChatGPT,她说,不依靠人工智能协助的编程将消失,许多入门级的编程工作可能在五年内被消灭。在今年的校园招聘会上,库尔卡尼被一家全球公司的技术部门选中。她说,明年的招聘会有什么变化就说不准了。
年轻人似乎对趋势更加敏感。ChatGPT火热不久后,上述媒体制图部门的负责人对澎湃科技表示,团队内一些关心新技术的年轻同事,表现出了焦躁不安的情绪,同时又混杂着对技术改变未来的兴奋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