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°

ChatGPT掀起的AI“大风口”如何抓?院士专家给宁波站台

 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,正开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。而这,还仅是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的一个细分领域。

  数字经济风口正劲,宁波如何切准赛道“迎风起跳”?4月17日下午,宁波举行“甬数未来”系列论坛首场活动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,郑纬民、陈十一、张东晓等院士专家,围绕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为宁波“卡位”未来产业新赛道,发力融合产业支招。

  积极探索未来产业,近年来,宁波一直瞄准人工智能、元宇宙、量子科技、前沿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,加快推进技术探索,加强企业引育,创新场景应用,已在全省率先谋划了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。人工智能产业,正是该市重点布局的特色未来产业之一。

  目前,全市涉及人工智能的关联企业超400家,产业规模超500亿元,招引该领域顶尖人才突破300人,在城市管理、医疗、教育、制造等领域均建设了一批具有宁波特色,而且管用实用的场景。

  就在上周,宁波市委主要领导在全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“一号发展工程”大会上再次强调,要培育未来产业新增量,建设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联合体,充分发挥甬籍院士、科研院所的智库作用,为产业决策、赛道选择、前瞻布局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。

  “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,推进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,是宁波发展数字经济,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提升城市能级的必然选择。”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院长陈十一,就如何跨界融合、产学联合、引育结合等给出建议。他说,宁波要抢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,实现数字技术和社会经济跨界融合,促进区域产业竞争力。除了注重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结合,还要注重人工智能和现代服务业以及民生的结合,例如围绕智慧亚运、未来社区建设,聚焦服务型制造、港航、商务、金融、交通、文体等领域,广泛培育智能化现代服务业;还有做大做强宁波城市大脑,合规有序开放共享政务数据、公共数据、企业数据、互联网数据等数据资源,打造行业应用场景示范。

  建议中,陈十一还特别提到去年底正式奠基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(暂名)。他认为,同杭州、南京、深圳、青岛等同类型城市比,宁波在人工智能领域方面的高水平创新平台数量较少,集聚效应不够明显,缺乏带动性和引领性的高能级平台。“宁波东方理工大学(暂名)作为一所高起点、高水平、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,将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等国家急需的工程技术与前沿交叉学科领域,为宁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撑。”

  当前,宁波东方理工大学(暂名)正在高标准谋划建设宁波市“智能科学与技术”登峰学科,做优做强学科团队。宁波一方面借此打造人工智能人才“蓄水池”,另一方面正充分发挥甬江引才工程等人才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,积极引导人工智能领域的各级各类人才集聚宁波。

  在此背景下,宁波为做强未来产业能级,扛起“数字孪生标杆城市”大旗,当地政府又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(暂名)合作,共同筹建了宁波数字孪生(东方理工)研究院。当天论坛,还举行了宁波数字孪生(东方理工)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聘任仪式,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陈熙霖、甬江实验室主任崔平等11位院士专家组成智囊团,日后将为宁波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提供决策。

  “数字孪生涉及较多学科,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性技术,可覆盖众多领域。”宁波数字孪生(东方理工)研究院执行院长曾文军介绍,未来,该院还将聚焦智能硬件与感知、建模与仿真、人工智能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信息安全等多个子方向,探索关键基础性技术。同时关注场景产业化的研发,重点推动技术转移或落地到一些未来产业及融合产业的发展中。

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
    所有的伟大,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!
欢迎您,新朋友,感谢参与互动!欢迎您 {{author}},您在本站有{{commentsCount}}条评论